[分享]我们生于八十年代(2)
楼主
发配达里尼 2006-12-28 17:06:42
我们生于八十年代

         生于七十年代的那一拨人,总是有种莫明的自豪,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甚至可以算做是一个水生火热的年代。它是一段历史结束的年代,是另一代历史开始的年代。许多新鲜的玩意儿从他们开始,许多对事物看法的转变也从他们那代开始。七十年代分为好几个阶段,所以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之间,会因为时间,地点或者历史背景而产生不同的代沟。

  我出生于八十年代,是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不是个动荡的年代,没有历史的变迁,没有一个结束或者一个开始。八十年代是平静的,生于八十年代初的人是幸运的,不需要任何的生活颠簸,没有受过任何苦难,一样可以去感受七十年代的余温。八十年代的人几乎没有代沟,不管是八十年代初,还是八十年代末。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沉稳的年代。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不同,七十年代是转折,那一带的领导人纷纷离开人世,四人帮结束。告知了中国一个新的开始。因为这样,都说七十年代的小孩很叛逆。八十年代是温饱,大人已经开始觉得我们是泡在蜜糖里的小孩,在八十年代末开始还有了“小皇帝”一词,据说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吃了太多的苦,对孩子就过于溺爱了。九十年代是小康,那个年代出生的小孩太让人羡慕,甚至让人觉得世界是为他们转的,有多少我们小时候见都没见过,玩都没玩过的玩意儿。而现在是小资了,不过还不知道这个年代的小孩会怎样,因为都还在他*的怀抱。

  八十年代的小孩通常没有兄弟姐妹,但不孤独,因为这个年代有许多给孩子的礼物。新奇的冰淇淋,好吃的巧克力,透明的果冻,可以吹的泡泡糖。

  幼儿园的时候,每个周末我们都得意的带着红色的“好榜样”回家,每周还要到医务室打预防针。毕业照片上一个个的脸都涂的像猴屁股,一个个的嘴巴都红的好像刚喝过血。老师喜欢拿她廉价的口红在我们额头上点一点,叫“观音字”。

  小时候听习惯小喇叭节目,每天放学回家,高高处的广播可以回荡很远,“小喇叭节目开始啦……”。每个星期四傍晚一定看七巧板,喜欢鞠萍姐姐,都说长大也要像鞠萍姐姐一样永远让小朋友喜欢。

  那时候最爱看的卡通是蓝精灵;最喜欢说的是“巴巴爸爸变”;最喜欢唱的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飞到这里……”;最喜欢画的是花仙子;最喜欢读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喜欢折的是“豆腐泡”;最渴望的是有一朵七色花;最高兴的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单位里有独生子女的礼物。

  我们从小听着一些朴实而有简单的童话故事,看着一些没有暴力的卡通,很崇拜阿凡提,喜欢他那条小毛驴,那些木偶剧我们看了不知道多少年,还有葫芦兄弟,那七个正义的小葫芦兄弟铲*除恶。现在还能哼两句《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啊,啊,啊,黑猫警长。”我们那时候有刚刚从国外传来的卡通,一部《天鹅湖》放了大概有一个小时,现在再也没有这样长时间的卡通了。还有那种真人边说故事,边表演的那种,太好看了。我们喜欢《唐老鸭和米老鼠》,喜欢《铁臂阿童木》、喜欢《机器猫》、喜欢《阿拉蕾》。

  我们从最早的日本片《信子》开始,到看不腻的《红楼梦》、看不完的《西游记》,看不忘的《聊斋》,还有《射雕》然后是《仙侣奇缘》。我们听的歌从“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开始,我们忘不了那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有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我们喜欢唱也喜欢说跟着感觉走。

  我们收集的东西有糖纸;有以前一毛一包酸梅粉里面的小勺;还曾收集过不同的毛球,全是从同学不同的毛衣身上拔下来的,那时候最流行的一种毛衣是用一种叫马海毛的毛线织的,毛特别多;喜欢收集各种明星的粘粘纸,小张的两毛钱,大张的四毛钱。我一个最多的同学收集了一千多个;还喜欢集邮,每个周末,集邮门市部都可以看到同班同学。我曾经还收集过橡皮擦,很漂亮,各种各样的,很漂亮。

  我家门前有棵很大的梧桐树,我爸爸常给我抓天牛,天牛的触须很漂亮,白色一节黑色一节的。不过会咬人,我就被咬过。还有飞来飞去的蜻蜓,我妈妈说,捉蜻蜓的时候要在它头上打几个圈,这样它就会晕,然后就很容易就可以抓住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老妈的办法确实很好,只是老师说说蜻蜓是益虫,所以捉了玩一会,就得放掉。

  小学的时候一次去我姐姐家,她家住在河边,我们到河边捡鹅卵石的时候捡了只还没长毛的小死老鼠,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都说可能是小河马,赶紧把它弄到家里,用棉纱给它取暖,折腾了半天它还没醒来,我们就很伤心的把它埋葬了。

  曾经去钓过青蛙,也是我姐姐教的,拿一根竹竿,然后用缝衣服的线系上,另一头因为没有蚊子或苍蝇,我姐姐就建议把棉花染成黑色。到田边的时候,我姐姐说,青蛙静止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把竹竿提一下提一下,这样青蛙才能上钩,不过我们连续到田边守了几个晚上,一点收获也没有。后来我一个好朋友知道我钓青蛙,她就带我到一个好远的地方去捉蝌蚪,是人家的鱼塘边,腥臭腥臭的,不过我们还是捉的不亦乐乎。第二年,我们还去了。

  读书的时候要画三八线,不仅桌子上画,凳子上也要画,地板上还要画,因为这样,男生女生经常吵架和打架,男生在欺负女生的时候总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女生会说,“必扑一声,蚊虫扫清。”喜欢取外号,我的同桌有过“黄桃”、“毛毛熊”、“豪猪”、“马林薯”……。姓余的老师我们叫“芋头”、姓甘的老师我们叫“甘蔗”、姓唐的老师我们叫“唐老鸭”……

  小时候吃的东西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门口两毛或一毛钱转一次,用糖油画出图案的那种玩意,还有一种是把糖油染了颜色做的类似于面人那样的东西,说不上好吃,但是很好玩,那时也不觉得脏。一年级的时候有次放学,我在人家摊子前面一直看到7点才回家,现在想想都好笑。还有肉枣,其实就是油炸的面团,里面有粒肉而已,还有什么盒子糕啦,这东西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里面是萝卜丝或者芋头丝。当然少不了棉花糖了,那东西太奇怪了,为什么可以把糖变成那样。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小绿新醅 2007-09-21 09:58:29
  我们那是说钓蛤蟆~~现在用环保的眼光,用动物保护协会的眼光看,确实不应该,那时候我钓的还不少呢,绝对称的上是高手.现在心里有点点子愧疚,我不会再去了~~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2012-03-11 06:56:17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4894号 

辽ICP备140013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