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冰心《繁星·四十一首》
楼主
菩提明镜 2006-09-09 23:08:13
冰心《繁星·四十一首》
            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

   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六

   镜子——
   对面照着,
   反而觉得不自然,
   不如翻转过去好。
  

      七

  
   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
   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九

   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啊,
   清清楚楚的,
   诚诚实实的,
   告诉了
   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


              一○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一二

 
   人类啊!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一三

   一角的城墙,
   蔚蓝的天,
   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人间。


            一四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一五


  小孩子!
  你可以进我的园,
  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一六


  青年人啊!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二二

  
  生离——
  是朦胧的月日,
  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三四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三五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四二
 

  云彩在天空中,
  人在地面上——
  思想被事实禁锢住,
  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四三


  真理,
  在婴儿的沉默中,
  人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四四
  

  自然啊!
  请你容我只问一句话,
  一句郑重的话:
  “我不曾错解了你么?”

  
      四五

  
  言论的花儿
  开得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


      五二
  

  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
  只这一秒的时间里,
  我和你
  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
  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
  再来时,
  万千同类中,
  何处更寻你?

  
      五五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六○

  
  轻云淡月的影里,
  风吹树梢——
  你要在那时创造你的人格。


      六一

  风啊!
  不要吹灭我手中的蜡烛,
  我的家还在这黑暗长途的尽处。
  

      六三
  

  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
  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六四


  聪明人!
  要提防的是:
  忧郁时的文字,
  愉快时的言语。


      六七

   
  渔娃!
  可知道世人羡慕你?
  终身的生涯,
  是在万顷柔波之上。

  
      六八

  诗人啊!
  缄默罢;
  写不出来的,
  是绝对的美。

  
      七○


  空中的鸟!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
  你自有你的天地。
  

      七四


  婴儿,
  是伟大的诗人,
  在不完全的言语中,
  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七五
 

  父亲啊!
  出来坐在月明里,
  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八八
  

  冠冕?
  是暂时的光辉,
  是永久要束缚

  
      九五


  人从枝上折下花儿来,
  供在瓶里——
  到结果的时候,
  却对着空枝叹息。


      九八


  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
  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九九
  

  我们是生在海舟上的婴儿,
  不知道
  先从何处来,
  要向何处去。


     一○○


  夜半——
  宇宙的睡梦正浓呢!
  独醒的我,
  可是梦中的人物?


     一○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么?


     一二○


  母亲呵!
  这零碎的
  你能看一看么?
  这些字,
  在没有我以前,
  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一三二


  我的心啊!
  你昨天告诉我,
  世界是欢乐的;
  今天又告诉我,
  世界是失望的;
  明天的言语,
  又是什么?
  教我如何相信你!


     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被“五四”运动的惊雷震上写作道路的冰心,作为中国新文学开拓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除了小说、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外,早期诗歌创作,同样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冰心体”作为小诗派的一流,至今在诗坛流传不衰。

  1923年1月,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冰心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部诗集《繁星》。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六部个人诗集。

  《繁星》收小诗凡164首,书前有1921年9月1日写成的“自序”,述说她写作和成书的经过——1919年的冬夜,她和大弟围炉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弟弟对她说:“你不是常说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篇段么?其实也可以这样的收集起来”。从那时起,她有时便把那些零碎的思想记在一个小本里。第二年夏,二弟从书堆里翻出这个小本,并在第一页写上“繁星”二字。第三年秋,三弟对她说,这些小故事也是可以印在纸上的。冰心说,如此经过三个小孩子的鉴定,才将两年前零碎的思想,拿出来发表。这就是《繁星》。关于这些小诗的写作经过,她在《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及1932年写的《〈冰心全集〉自序——我的文学生涯》等文章中均有述及。尤其《我的文学生涯》一文,又一次声明《繁星》和《春水》不是诗,这两本“零碎的思想”使她受了无限的冤枉。那时的冰心不在立意做诗,她认为虽然诗的重心在内容不在形式,但诗的形式无论如何自由,而音韵在可能的范围内还是应该有的。

  冰心受泰戈尔诗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920年,冰心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说:“你以超绝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你的极端的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浸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冰心自己的信仰探索,在泰戈尔的世界里找到了飞翔的天空。于是,她的“零碎的思想”,便有了果实——无疑,这就是她的诗集《繁星》和《春水》——思想和艺术的结晶体。

  《繁星》中多是歌咏自然、母爱、童真、人类之爱的隽丽晶莹小诗。这些诗是诗人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冰心的童年是偎依在自然的怀抱里成长的。她纯洁的灵魂在蓝天大海和母爱中浸泡过,少女时代又经中国传统的教育和西方教会学校的深刻感化,于是母爱、人类之爱和自然之爱的爱的哲学,便得到了强化和神化,而狂风暴雨般的“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又使她受到一次全新意识的“政治”洗礼。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自然会在她生活和思想里产生火花,
理想、现实、自然,都有距离;矛盾、虚无、苦闷,是很难超越的人生。

  深蓝的太空繁星闪烁着,是它们无声的对语和赞颂。童年是人生的花季,纯洁无瑕,有一个绚丽的幻想的天空。但是童年是短暂的,于是诗人感叹道:“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诗人对于童年的甜美回忆总是伴随着对母爱及
大自然的由衷礼赞。她写婴儿、青年、母亲,写梦幻、宇宙、自然,多角度地反复吟咏,我们所得到的启示是十分丰富的。“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两句话,把人类同大自然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种感人的甜美母爱,是人类之爱伟大旗帜!

  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们说她的诗是典型的哲理诗。“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诗集中几乎是随便哪一首,都具有一般人没有发现,或很少思考的既朴素又深刻的哲理。这些小诗,就像永含不化的口香糖,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我们从中得到的是经验,是教训,是关于社会、人生、世界、宇宙、自然的哲学箴言。苏雪林说,冰心的诗将那些常人抓不住和猜不透的人生、哲学内涵,通过“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的呜咽,一声小鸟的娇啼,都能发现其中的妙理;甚至连一秒钟间所得于轨道边花石的印象也能变成这一段‘神奇的文字’”。还说,她的诗虽是几句,有时数万言的哲学讲义都解释不出来,而“她只以十几字便清清楚楚表现出来了”。

  冰心这些趣味盎然、发人深思的格言式小诗,多有淡淡的哀愁。在艺术上,早年她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艺术上,赵景深称她的诗“一是用字的清新,二是回忆的甜蜜”,而苏雪林则用冰心评论泰戈尔作品的四个字——“澄澈”与“凄美”来评论她诗的艺术风格。

  苏雪林在评论《繁星》和《春水》时说:“中国新诗界,最早有天分的诗人,冰心女士,不能不算一个。……她在《晨报副刊》上披露了《繁星》和《春水》之后,便一跃而成为第一流的女诗人了。沈从文曾说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迹的模样出现’的”。还说:“……冰心,并没有费劲于试探,她好像靠她那女性特具的敏锐感觉催眠似的指导自己的径路一寻便寻到了一块绿洲。这块绿洲也有
然如云的树木,有清莹澄澈的流泉,有美丽的歌鸟,有驯良可爱的小兽……冰心便从从容容在那里建设她的诗的王国了。”而《繁星》则是她的王国上空的第一颗明星。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菩提明镜 2006-09-09 23:13:03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①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诗作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是公子驾到了。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
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不过我认为徐氏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现抄录如下: “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
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
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新月”的态度》)
  这里说的既是“新月”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落叶》、《话》、《青年运动》等)。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 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人们张扬生命中的善,压抑生命中的恶,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它决不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这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虽然到头来总不负黯然神伤,“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从这一点上,我们倒可以推衍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一层积极的意义。
  由于这首诗,许多人把“新月”诗人徐志摩认作了“风月”诗人。然而,当我们真的沉入他思想的核心,共他一道“与生命的本体同绵延”,“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我们自可以领略到另一个与我们错觉截然不同的徐志摩的形象。(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菩提明镜 2006-09-09 23:16:12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
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是的,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
惆怅。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于《雪花》、《康桥》和《风》的偏爱。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
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我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只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因此我们说,《雪花》、《康桥》和《风》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首篇。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或许有另一个视角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4
2011-12-29 00:44:47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5
2012-03-02 01:39:04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6
2012-03-05 01:35:40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4894号 

辽ICP备140013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