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文坛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
楼主
梦蝶轩主人 2007-10-13 10:45:34

中国文坛与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揭晓,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获得该奖。
      这不免又将引起中国当代文坛的番震动。自然说酸葡萄的也有,故作清高的也有,视而不见的也有。只是翻译家们可能又要忙乎一阵子了,而那些书商自然又有得钱赚了。因为多丽丝·莱辛的作品还是不少的。
      说起中国文人与诺贝尔文奖的历史,那还是有得一说的。
      据说瑞典文学院中唯一懂中文的马悦然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十五成员之一)很喜欢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作品,一当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便马上翻译整理沈从文先生作品,在1988年提名沈从文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初步确定为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谁知沈从文命不该有此福,于当年仙逝,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颁发给死者,就这样,中国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甚至更早的时候,据说瑞典文学院已基本确定了老舍获奖,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老舍去世了,所以只好仓促地授于日本的川端康成。
        而当2000年瑞典文学院奖诺贝尔文学奖授于高行健时,中国文坛和媒体竟然集体失语。中国作协倒是出了公开声明,他们在公开声明中说,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渗入了政治目的,违背了文学奖的宗旨…等等。至于高先生如何与政治及瑞典文学院挂上钩(是反社会主义还是反中国)的,则语焉不详,这此华语文学诺贝尔奖实现零的突破给人的印象是丢脸。那么,事实是怎样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查一查。
        反观我们的当代文坛,自老舍、沈从文、巴金等大师一个个离开之后,还有谁能写出大师般深入灵魂的文字?
        在中国,老一辈作家有贾平凹、陈忠实、王蒙、莫言、张炜、阎连科、刘震云、王安忆等等,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遍布了中国的城乡与南北。从写作上来说,中国作家应该是拥有非常丰富的写作资源的,作家们的取材也是各具特色,包罗万象,但是这些作家大多缺少激情。写作的激情其实是作家个人生活的激情,中国的作家总是过于沉浸于自我的伊甸园,在群众的追捧声中自鸣得意。例如堪称贾平凹代表作的《废都》,王蒙的新作《青狐》,莫言的《丰乳肥臀》、《檀香刑》,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基本上都是作家的精神自慰;王安忆的《长恨歌》、张炜的《能不忆蜀葵》、刘震云的《一腔废话》则是另一番的云遮雾罩,作家非常有耐心地考验着读者有限的耐心;还有近年来反腐及官场小说的盛产,虽说也有些独树一帜的作品,例如《沧浪之水》、《国画》等,但大多数的作品基本上都如出一辙、乏善可陈。
    至于小韩、小郭之流的80后,说实在话,称他们为偶像派更适当些。与浮华的流行乐坛一样,网骂风波、抄袭风波,更多的象流行歌手搏出镜率的伎俩而已。偶更相信:深入灵魂的文字不是他们等能写得出来的。
        至于卫慧、木子美之流用身体写作的一类,受不了了,让偶吐吐先。
联想到国内文坛一些奖项的评比,诺贝尔奖毕竟公正、规范得多,拿国内最有影响的“茅盾文学奖”来说吧,已经颁发五届,那状况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届不如一届”,不是说它的作品水平在飞速下降,而是说它的权威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当初茅盾先生拿出自己的积蓄,设立这个奖项,目的的鼓励后辈们努力写出好作品,同时也给这些好作品一个展示的舞台,当然也略有些经济上的表彰。几十年过去了,茅盾文学奖榜单上的小说却越来越陌生,一本书在市场上难得一见,读者对它很陌生,却能雄居茅盾文学奖之列,这种书是作者自娱自乐还是供奉在文学庙堂献给前辈的呢?无人知晓!茅盾文学奖命运如此,其它更不用说,一些“举贤不避亲”、“文章老子第一”的勾当满街都是,没有几个人静下心来思考写作上事情。
        世纪末的浮躁使人们不安,文学也未随着新世纪是来临而换以新面貌。回首百年,我们有什么可以与上个世纪、上个千年可比呢?《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又吸收了多少,并为后人留下多少可供回忆和讨论的焦点?回首百年我们心中皆有愧!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小绿新醅 2007-10-15 11:08:52
      也许,有深刻的经历的人,才会写出深刻的文字,而这个时代,浮躁的太多,有才华而经不住诱惑,毕竟在并不是清贫流行的年代,甘于清贫,需要面对的舆论压力太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超越 2007-10-16 17:17:20
回首百年我们心中皆有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4
2012-03-02 10:53:16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4894号 

辽ICP备140013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