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萧萧木叶声,已获得授权 | |||||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 |||||
|
|||||
一 很多年以后,看着被翻得一片狼籍的实录、奏表、尚书台往来文书的副本存档,谯周有些莫名地回答邓艾:“从第一次……之后,丞相便不曾再上过出师表,将军不必找了。” 虽然这话是竭力以平淡的、仅仅陈述一个事实的语气说出,但谯周还是不免想起了那份出师表——他曾穷尽心力想要搞懂却始终搞不懂、今后想来更不会懂的出师表,和已经埋葬在定军山多年的诸葛亮。 那时他还是劝学从事,虽然清贵,却无实权,和杜微、五梁等人一样,被诸葛亮强拉了来,树作自己礼贤下士、从善如流的大纛。谯周觉得这样被当作朝廷的脸面是一件很无趣的事,在朝堂上装模作样地列席参赞更是无趣中的无趣;因而诸葛亮在前面念他的那份长长的出师表时,他起初甚至没有听明白诸葛亮究竟想要做什么,更没有觉出什么特别的趣味。后来他想了想,觉得这也不能怪自己,而要怪诸葛亮:作为一份后来名扬九州的出师表,它的开头写得实在是太平常。 “为什么说平常呢?孙儿倒觉得很感人呀。” 诸葛亮的出师表后来随着蜀锦一起流传到了魏、吴,又辗转流传了回来,过了几年,连市井上不识字的老妪小童来了兴致时,也能拉着路人说上一大篇“臣本布衣”的故事。终于有一天,谯周被眉飞色舞的小孙儿说得头晕,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小孙儿说来说去总不过是那些话,也觉得有些腻,得了祖父一句新奇的批评,更来兴致,便进进出出缠着祖父,要他解说得更详细些。 谯周无奈,只得含混道:“以先帝功德开篇,继以先帝遗志,这是万无一失的套路。” “不好吗?” “谈不上有什么不好,只是太平常。” 看着孙儿迷茫的眼神,谯周索性说得更明白些。“你若有空,可去寻了丞相的其他文书来读一读。越是要紧的、写给很多人看的文书,丞相笔锋就越是锐利简洁;这出师表虽然文气畅达,然而开篇就是朝中用惯了的俗套,后面更加琐碎不堪,反反复复都是交代朝中安排,正经的出师之事反倒没有几句,与丞相平日里的风格实是大相径庭。” 一篇出师表,不陈述北伐的时机缘由、敌我形势、胜算几何,反倒通篇都在讲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怎么能叫做出师表?这些话,从那天在朝堂上听得目瞪口呆算起,谯周已经在心中憋了许久,直到现在也还是不明白;不过他当然不会对小孙儿说出口。 他只对小孙儿说,丞相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容不得半点懈怠拖沓,写文章也力图简明切要,写到两百字以上,便是十分稀罕。正因如此,才显得这篇出师表可奇。小孙儿想了想,点点头,又想了想,问:“孙儿便喜欢将文章写得长些,回环复杂些,像这篇出师表一样的,丞相为什么不喜欢?” 谯周不知该如何回答,犹豫片刻,说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既能让孙儿听得懂,又有些道理的答案。 “因为丞相太忙了,没有工夫将所有的东西都写得这么长。” 二 诸葛亮皱着眉盯住眼前的绢帛看了许久,叹了口气,还是将它团了起来,在手心里揉了揉,丢到一边。而后又取过一张新的绢帛,在砚边濡好了笔,熟门熟路地写下“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贼强而坐视之,辱我国本,故不两立;国弱而固守之,损我志气,故不偏安。若以国力为虑,避而不战,任贼坐大,将何以告宗庙、何以劝士卒、何以图天下?今贪安而恶战,志气销沉,待贼之犯,则张惶反顾、弃甲曳兵而走邪?” 写到这里,他停下来,摇摇头,涂去了最后一句,左手握成一个空拳放在唇上轻轻叩着。 “偷安一隅,以我之怠待彼之犯,何如奖劝三军,以我之勇伐贼不备。” 还是不行。出师之议,即便之后免不了与他们论辩,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挑明了驳诘。 “益州,龙潜之渊;龙潜于是,待时飞也;若安于是,则困之渚也。” 这一句倒还罢了。可是下面该说什么呢。 “拘于强弱之势,畏贼如虎,饰曰‘知时’;又安于一隅之地,井蛙自乐,美曰‘知命’。原其本,患失畏得而已矣。” 明知道不该这样写,却还是忍不住把这一句写完。他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已经积攒了这样重的戾气——诸葛亮唇角勾了勾,提笔将这句涂去,笔尖悬在空中,却迟迟不下。 一篇出师表尚未写到最后便不断地涂改,他的思路已是支离破碎,此时悬笔不下,批阅文书一向文不加点的诸葛亮竟想不到下面该写些什么。 下面该说什么呢。还能再说什么呢。 诸葛亮怔怔地出了会儿神,低下头,笔尖已将白色的绢帛洇出了一片墨痕。也罢。他索性将这满篇涂抹的绢帛丢在一旁,重新濡了墨,写道:“北伐势所必行,今也其时。议者或以为不可,请陈其事于左。” 作为权柄钧衡的丞相而不是御史言官,奏表诚然是不该这样尖锐的;但戾气既然已经生了根,强要隐忍不发,却也不是诸葛亮的作风。 就这样吧。 他微微地笑了一下,觉得心中生出了些许快意,便趁着这快意写下去道:“汉贼不能两立,若以芥豆之虑,避而不战,纵其桀犬之吠,则国何以立,民何以归,陛下何以承宗庙之重,臣何以报先帝之托。” 臣何以报先帝之托?这句不假思索写出的话让诸葛亮笔下一顿,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涂掉了。扯出先帝遗志的大旗来逼迫那些人低头,未免胜之不武;何况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唯先帝之命是从的丞相,也并不想假装是一个这样的丞相,这是朝中都知道的。他虽然对先帝怀着极深的钦仰和敬畏,却从来不会时时刻刻将先帝的每句话都记在心上,凛遵无违——先帝也曾斩钉截铁地说荆州比东吴的盟好更重要,可是后来又后悔了。 没必要再想这些,诸葛亮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续了下去:“项羽弑义帝,太祖高皇帝因而伐之,终得天下。若高皇帝不举义旗,天下以项氏为正统矣:此不可一也。 “益州,龙潜之渊;龙潜于是,待时飞也;若安于是,则困之渚也。偏安埳井,忘渊跃之志,其龙乎?其蚓乎?国弱而固封守之,必益眷恋之心,而损中原之志。贪安恶战,苟且望存,曾不能保其埳井,况天下乎:此不可二也。 “好战虽亡,忘战必危。固守川蜀之地,岁无征战,使兵甲未足,士卒未训,将帅不知战,朝廷不知兵,怀苟安之望,无必死之心,待贼进犯,则张惶束手、弃甲而降:此不可三也。 “昔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拔于微末者,以军功也。若世宗孝武皇帝固守避战,其可得乎?先帝征战数十年,而有故前将军、故骠骑将军、故车骑将军、故后将军……” 诸葛亮停下来想数一数下面的顺序,却忽然觉得有些感怀——原来这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 “……镇东将军等。” 先帝在时,还有这么多人,可是现在,他们都不在了。 “今欲兴王业,当更选良材。” 先帝从来不会为这些事情担忧,仿佛人们就是天然地簇拥在他周围,并且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他甚至可以毫无负担地杀掉一些。可是诸葛亮却没有这般本事,掌政多年,朝中还是先帝留下来的那些人。而且那些人里,有的已经不在了。 “更选良材。……非战而何?” 已经不在了。 不过没关系,还是要走下去的。 ——然而今后朝中没有了诸葛亮,会是怎样光景。 诸葛亮回过神来的时候,笔尖已经有些干了。他看着写了一半的出师表,虽然觉得有些疲倦,但还是努力回想着方才的思路,勉强写了下去。 “……若考以兵事言语,是孝成王任赵括也。” 三 “这么晚了,丞相怎么还没有休息?”杨颙听着外面传来的更鼓声,有些忿然地对蒋琬说。后者摊了摊手,表示习以为常。 诸葛亮身为一国之相,每日子时才睡,寅时即起,这也罢了。只是他每每批阅文书批得不知倦怠,至于废寝忘食;有时甚至亲自校阅薄书,府中正经的书佐颇是不满,腹诽了不知多少次。丞相主薄杨颙实在看不下去,寻了个机会劝谏道:治国犹如治家,不能越俎代庖,丞相这样亲自校阅薄书,太过劳累,应当学学陈平啊!诸葛亮当即从善如流地表示赞同和感谢,杨颙还道丞相今后会有所收敛,谁知今晚值夜时,丞相又熬到了这么晚,他觉得忿然之外,又有些疑惑。 “今天的事情不多,丞相这么晚还在忙什么?” 蒋琬表示不知道,也不大关心。“子昭若有兴趣,不妨进去问问,顺便也劝劝丞相。” “颙可不去。前些日子劝丞相不要亲校薄书,免得过于劳累,丞相答应得好好的,转眼便又抛到了脑后。” 蒋琬一笑。“何必同丞相赌这个气。丞相虽说要广开言路,可又什么时候真正听进过旁人的意见,你知道的。” “说得也是。”杨颙性情直爽,是颇劝谏过诸葛亮几次的,因而深有感触。“丞相决定了的事情,旁人实在太难挽回。” “再说,这件事情,丞相即便想改,只怕也是改不了的。”蒋琬叹道。 “这是为何?” 蒋琬反问道:“子昭以为,丞相为何总是亲校薄书?” “颙实不知。”杨颙承认道,“原想过是丞相身受托孤之重,不放心府中属吏,觉得事事都须自己亲身过问才肯放心,然而……” “那怎么可能。”蒋琬笑道,“丞相之任不在狱讼钱谷,在于使有司各得其职,丞相总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知道。” “颙也以为非是。然则丞相事必躬亲,竟是为何?” “也没什么,只是丞相喜欢。” “喜欢?——喜欢校阅薄书吗?” “不,不止。校阅薄书、清点税赋、查察狱讼、监制兵械……这些事,丞相都喜欢。” 杨颙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直截道:“请益。” “譬如足下,虽然勤勉王事,但自己的喜好也是有的罢。闲暇时,子昭喜欢做什么?” “也没什么特别的……闲来弄金石而已。” “然。先帝好猎,故西乡侯好画,庞军师好酒,翼侯好博戏,故前将军好美髯……民生各有所乐,惟丞相不然。” “丞相不是好琴书么?” “丞相琴书虽佳,却非好之,偶为怡情耳。” “如此……” “子昭但看丞相沉溺而不能自拔者,便知丞相心中所好。” “沉溺而不能自拔?嗯,校阅薄书、清点盐铁、查察狱讼、监制兵械……”杨颙认真地数着,“丞相喜欢这些……杂务?” 蒋琬一笑。“丞相喜欢做事。” 杨颙摇了摇头。“这不能算。丞相身负重任,为国为民,哪里谈得上喜欢还是不喜欢。若这样说,朝中上下,又有哪一个是不喜欢的。” “不不,丞相与我们不同。”蒋琬想了想,“这样说罢。子昭校阅薄书,是因职分所在,于国有益。丞相躬校薄书,却是因为自己喜欢。” 杨颙沉思着没有答言,蒋琬便说下去道:“丞相事必躬亲,并非有意要亲力亲为,只是喜欢。” “这样说来,丞相躬自巡视火井、改造兵械、核算钱粮,也非有意代庖,只是喜好而已?” “然。身为丞相,确是不该做这些事情;可丞相他却忍不住地要去做。” “这样说来,丞相为何会喜欢……做事?” 蒋琬摇摇头,表示无从得知。“许是做得更多些,心里便觉得更高兴、离这个国家更近一些;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喜欢。从薄册、器械、堤堰上触摸这个国家,大概同喝酒一样,也是一件让人欲罢不能的事罢。” 四 “……此不可四也。” 陛下当如何规谏,朝中当如何安排。 “此不可四也。” 人才当如何遴选,诸事当如何布置。 “不可四也。” 诸葛亮勉力想找回行文的思路,却只是徒然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前面写好的文字。第五遍没有读完,他停了下来,用笔尖在绢帛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而后干脆地、毫不可惜地将它丢在一旁。 诸葛亮并不喜欢与人论辩。诚然,他的辞锋锐利是出了名的,朝野中至今还流传着他当年在东吴以言辞力挫群臣的事迹;当他偶尔被质疑、被攻击的时候,他也惯于用锐利的言辞反驳回去:但他其实不喜欢。他喜欢做事,不喜欢清谈,他觉得相比于一件事最终是否能做成,言语上是否占了上风,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何况他对自己总是有种无条件的相信——他不会这样地相信任何人,就是先帝也不行,只有他自己。所以他自己想清楚了的事,就会立即着手去做,而不大愿意再细细地解释给旁人听。 这样很不好,他是知道的。作为一国之相,他应当纳谏求贤、从善如流,而不该是这样地——刚愎自用。可是这个毛病是先帝惯出来的,先帝同他说不必勉强,所以到先帝不在了的时候,他已经很难改得掉。 那么就这样吧。 北伐这件事,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现在写这些也不过是为了不要显得那么独断专行,再详细地解释一遍给朝中那些人听。虽然他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但面对这样的大事,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做一个耐心负责的丞相。 所以他原本下了决心,要再把这件事认真地解释一遍,认真地写一份出师表。 他是这样下了决心的;可是写着写着却越发觉得,他认真写出的这些理由,其实一点也没有必要。为什么要北伐,为什么要立刻出兵,他觉得这些道理再明白不过,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余地。大凡有些见识的人,不必说也是懂的;不懂的人,不是不敢懂,就是不愿懂。 说白了,不过是畏命惧死而已。 所以,说也无用,那又何必一定要说呢。 就是把他们骂上一顿,又能怎么样呢;不懂的人永远都不会懂,何况在国家危亡之际,这些人他也从不指望。 听着外面传来的更鼓声,他觉得强逼着自己做一个认真负责的、完美的丞相,非但无趣,而且无谓。 他觉得自己有些累了。 就这样吧。 然则——今日闲暇,这出师表随便写写,料也无妨。 诸葛亮看着已经被他丢在一旁的那团绵帛,忽然觉得很开心。 五 章武三年元月,诸葛亮日夜兼程赶到白帝城,顾不得安顿,一径往永安宫来见驾。小黄门引着他穿过曲曲折折的长廊,低低地向他禀报着皇帝的病情,一抬头,迎面转出了李严和陈到。 似乎没有料到诸葛亮会来得这么快,两人都怔了一下,李严便笑道:“孔明来得好快,一路辛苦。” 李严是成都人,但他平素不好交游,朝中益州臣僚虽众,和李严有深交的却实在不多。只是法正已逝,刘巴也于去年亡故,老臣如董和、许靖等皆已作古,益州才俊,便推李严为首了。 诸葛亮一揖还礼:“一路溯江而下,算不上辛苦。——正方与叔至可是从陛下处来?” “是。”李严叹了一声,“陛下近日精神不大好,却仍挂念着国事,几乎每日都要召重臣谘问政军要务。孔明此来,正好从旁开解,还是劝陛下宽心休养为上。” 陈到也叹道:“陛下原本无恙,只是郁结在心,日复一日,终于酿成此病。我等想尽办法,实在难以措手,故此专候丞相。” 诸葛亮点头。“亮正要去拜见陛下。” 李严却皱了眉:“孔明来得不巧,方才陛下同我二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着实乏了,刚刚歇了中觉。不如先安置下,也略歇歇,换了衣服再入宫不迟。” “哦,没关系。”诸葛亮一笑,“陛下在歇息,亮多候一时无妨。二位暂回,明日议事时再见。”向两人再一致意,又转过一道回廊,示意小黄门不必再跟随,便轻轻地推开门,走进了刘备的寝殿。 皇帝真的老了,诸葛亮一径走进内室,在刘备榻前跪下去;他还记得当日大军出征,百官郊送,皇帝跨在马上,白发全都束在盔甲之内,双剑一振,仿佛戎马半生的左将军英武依然。可是现在,病榻上的皇帝虚弱而苍老,虽然在睡梦中仍隐隐地透出君主的威仪,却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统御三军的锋芒。 皇帝真的老了,诸葛亮忽然悲伤得不能自已。那是季汉的皇帝啊,是成都朝堂上的支柱,是三军拜伏的统帅,是百姓仰望的太阳,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上天赐给他的唯一的君主——如果诸葛亮是一柄绝世名剑,那么刘备毫无疑问地应该是剑鞘,只有刘备在身后,诸葛亮才能真正义无反顾。 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如果皇帝真的就此崩殂,他该怎样平衡荆益、怎样周全朝堂、怎样一步一步走下去。他不畏惧前进道路上的荆棘,也不畏惧远方未知的泥沼;但如果被迫陷入永无休止的斟酌均衡、进退周旋,他的锋刃未尝不会渐渐磨蚀,以至无力前行。 ——如果季汉失去了刘备,那朝堂上该是怎般模样。 诸葛亮用目光勾勒着君主苍老的面容,想。在年幼的皇帝和满朝的臣子中小心地回旋,以最恭敬谨慎的姿态,保持微妙的平衡,安抚旧臣,遴选才俊,均衡权柄:这些刘备从前做得轻描淡写的事,他却要花上十分的精力来周全。 如果失去了天命的君主,自己该会怎样。诸葛亮想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眼中泛起了微微的水光。 很多年以后,他依然记得那个午后,他跪在刘备榻前等待着,在过往的绝望伤痛和未知的彷徨悲辛之间,那仿佛是时光的间隙,让他收拾好自己的心绪,才有力气投向已经开始缓缓旋转的巨大旋涡,再次起程。 六 章武的年号仿佛已经很遥远了。那年先帝崩殂,太子践位,是他力排众议,不待明岁改元,即以五月为建兴元年。三年无改为孝,他这样仓促改元,于礼于法皆是大谬。对于将严苛的礼法刻入骨髓的诸葛亮而言,这是一件大错特错,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国家如今内忧外患、人心不稳,需要一个绝对稳固、绝对权威的中枢。然而刘备对这个国家的影响太过深刻,有些事,他不能是之、不能非之,不能遵之、不能违之,他要让先帝之政仅为参酌而不为成法,只能矫枉过正地将话挑明:世殊事易,如今已是建兴元年。 他还记得那时一封表章奏上,年轻的太子骇惧之中又有些兴奋,他深深一拜,说,千秋功罪,在亮一身。 那是最后的章武,也是最初的建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天下人,昭烈皇帝不在了,章武年到这里就已经结束。——当然,也同时告诉自己。 诸葛亮觉得有些恍惚。他不记得自己上次想起这些事情是什么时候。 他并不经常追忆先帝,因为他想,一个丞相,尤其是担负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的丞相,不应该去怀念这些事。这样无谓的怀念让他觉得自己有些软弱;而他绝不能软弱。他应该是冷静的、条理的、固执的,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把整个国家扛在肩上,步步向前。任何可能失控的情绪,他都不喜欢:软弱尤甚。 但是今天——就这样吧。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已经不在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虽然先帝不在了,但还有人在;即便他们都不在了,也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下面是该写些“诚宜兴王旗、抚万民、恢弘志气”的话了,只是——诸葛亮不犹豫地写了下去:相比于这些,他其实更担心朝中的事。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他恨不能手把手地去教引年轻的皇帝,可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不可能每天盯在皇帝身边,手引口传、弥补阙失。何况,对这个弱小的国家而言,皇帝的贤明实在远不如国家的稳固更重要。他曾经想过自己死后的事:皇帝贤,或许可保五十年;皇帝不贤,他的安排想来也足以保国家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然而若他不去平南征北、理政治军,不竭尽全力为后人留下一个最稳固、最有希望的局面,只怕他死后,国家连十年都保不住。 所以皇帝庸懦不要紧,他最怕的是皇帝昏愦。他只能为皇帝安排二十年;当然,他可以留下更多的人,但二十年之后,皇帝会选择相信谁、亲近谁,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原本只想说察纳谏议,一不小心又说到了亲贤远佞,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其实自己最想写的不是北伐事务,也不是先帝之托,而是这些么——诸葛亮盯着墨迹淋漓的奏表,苦笑着叹了一声。这份写到了凌晨的出师表写得非但文不对题,而且莫名其妙;可是诸葛亮觉得精神异常地好,看着已经写好了的出师表,仍旧不想去歇息。 又怔了一阵,诸葛亮强令自己回过神,重新提起笔,想补上一句“今内患弭定,当克外敌,臣亮泣血拜奏”之类的话,将这篇出师表收束了,可是才写了一个字,却又鬼使神差地转了话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七 “元直兄前些日子派人来送信,说左将军又择了吉日,嗯——明日便来拜访。” “明日么?”诸葛亮刚刚放下行囊,胡乱擦了一把汗,接过徐庶的书信,飞快地扫了一眼。“这样巧……” “明日没有什么事,兄长刚刚回来,今晚好生歇一歇,养好精神,明日正好与左将军晤谈。” “当真什么事都没有么?”诸葛亮不甘心道,“前些日子可有人来拜访过,是不是该去回访?晚了可不大好,不如明日就——没有么?水镜先生那里呢,最近也没有事么?” “当真没有,兄长在家中安心等候便是。” “对了,上次广元兄说起一道去——呃,去……” 诸葛均不禁讶然:“兄长云游方回,行李还未收拾,又要出去么?” 诸葛亮为难地搓着手,黄月英抬头一瞥,“噗”地笑出声来。 “待左将军后日来了,随便打听几句便知道卧龙先生云游昨日方归,平白无故,总不能再到处乱跑。左将军千挑万选的日子,龙困浅滩,不能入海,竟真是个缚龙的好吉日。” “兄长是打算避开?”诸葛均惊道,“莫非——上次左将军来时,兄长恰恰带我们去了江东,也是有意的?弟竟茫然无知!” “子平竟尔不知。”黄月英笑道,“看来你兄长心计,你尚未窥得十一。” “不是兄长品择既定,方请元直兄引荐,却又为何不肯相见?左将军已亲自来了一次,兄长未曾回拜,左将军不以权势骄人,复而亲临,已见诚意,兄长为何还要避开?若左将军以为兄长礼数不周、傲物慢客,反倒生出几分疑虑,何如?” “左将军确有诚意,亮自然早就知道。这样折腾,是要让左将军自己也看得清楚。” 诸葛均摇摇头。 “左将军辗转多年,求才若渴,早已惯于虚心纳下,不足为奇。亮欲成大事,需总政军之权、坚主君之心。有意做出这样姿态,就是要让左将军信而存疑、疑而复信,坚而生隙、隙而复坚,尚未谋面,即以腹心相托。此时多折腾几次,有什么犹疑反复及早解决了,免得日后麻烦。” 诸葛均叹道:“如此行事,古所未闻。只是左将军两番前来皆不得相见,难道还会再来第三次?” “自然会。” “兄长这般肯定?” 诸葛亮笑而不答,诸葛均不明所以,还要再问,黄月英笑道:“有元直兄在,莫说三次,就是三十次,也由得他折腾。” “三十次?果真躲了三十次,只怕元直要第一个冲来,提着剑堵在门口,将亮绑成粽子丢在车里,直接拉去新野。” “那有什么不好?果真这样,大家倒可以省心些。” “亮只是想找个理由躲出去罢了,有什么值得费心,竟遭你们如此厌弃?罢了罢了——” 黄月英搁下手上的活计,抬起头看着诸葛亮,却并不说什么,只是抿着嘴笑。 “月英……计将安出?” “只是找个理由躲出去罢了,有什么值得费心——主意自然也是没有的。” “夫人……” “夫君白衣无职,这一声夫人可不敢当。”黄月英将眉一挑,“前日听母亲说,近来姨丈身子不大好,如今夫君回来,该去探望才是。” “正是!亮竟忘了——长辈身子要紧,亮既回来,自然该尽速去探望,今日已晚,明日一早便去。” “兄长和嫂嫂都去?那左将军……?” “上次让左将军扑了个空,这次自然不能再这样失礼。”诸葛亮将羽扇一挥,笑道,“便让他先见见子平罢。” 诸葛均一叹。“兄长真是……” “下次。下次左将军再来,必定相见。——若再不见,只怕来的就不是左将军,而是提着剑的徐元直了。” 八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揉了揉额角,写下“臣本布衣”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不对,可不知怎么,竟又接着写了下去。他提起笔来想把这两句划掉,笔尖几乎已经触到了绢帛,却转了个弯,不加思量地续了下去。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洋洋洒洒已是一大段,这些毫无关系的话一泻而下,竟不能止,这篇出师表实在是没什么指望了,诸葛亮觉得有些懊恼,又有些久违了的快意。他几乎从来不会追忆当年的事情——不是因为那些记忆已经渐渐模糊,相反地,随着记忆的剥蚀,那些故人面容同意气飞扬的岁月益发地裸露出来,亮闪闪地发着光,让他忍不住去追忆、去触碰:而这是他现在所不能有的奢想。 一个绝不能有任何软弱情绪的丞相,一个不能回头而只能步步向前的丞相,对过去怀有眷恋,实在是太不应该。所以,既然不能怀念,那就不要去想。 ——不过今天就这样吧。这些事情尘封得实在太久太久,瞬间的失神之后,他停下笔默默地算了算:已经二十一年了。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话在他舌尖轻轻滚过,他认真地咬出每一个字,仿佛是温柔地抚摸着这二十一年的时光。 从他在隆中微微笑着说“将军其有意乎”,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二十一年。他已经很久不曾想起那年隆中未融的春雪,和当阳道上缓缓沉下的夕阳;那些他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了的画面,如今一一浮现时,竟越发地鲜明。原本一路同行的那些人,有的死了,有的累了,有的停下了脚步,而他背负着他们留下的所有希望,还要继续走下去、走下去,不能停驻,不能回头。 “先帝……”诸葛亮顿了一下,想着应当怎样措辞才不至于显得太过自矜,“……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后来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后来,不过是一步一步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既定,当克中原。诸葛亮有些哭笑不得:他只道这篇出师表里再不会写到正经的北伐原由,没想到正写得漫无边际,就这样堂堂正正地绕了回来。 也罢。其实他原本就只是在一步一步、一件一件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北伐这件事本来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缘由:南方既定,自然就该北指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他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那么,是该收束了吧。诸葛亮这样想着,提起笔,却又忍不住补上一句。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转了个大弯子,还是绕了回来,这样颠倒重复,婆婆妈妈,着实不是自己的风格。诸葛亮苦笑着这样想,手下不停,又接着婆婆妈妈地写了下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对自己所能掌控的事,诸葛亮有完全的信心;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的皇帝。忧心忡忡,辗转反侧。 可是唯独这件事,他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只能叮咛周至,不厌其烦。 “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停下笔,想了想。 其实他还有很多话想说,规谏皇帝、安抚朝堂、陈说利害、鼓舞志气……可是想了想又觉得,这些话,要么已经说过很多次,要么他其实不想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他而言,有些梦想和坚持已经不需要缘由。自反而缩,义无反顾,他觉得这太简单,简单得没办法一一解释给旁人听。——何况这件事,不想懂的人就永远不会懂。 那么就这样吧。 窗外已是晨光熹微,诸葛亮搁下笔,将这篇出师表从头至尾又读了一遍。这实在不是一篇认真负责的出师表,甚至不像是一篇出师表。没有时机缘由、没有战备请示、没有胜负估量,真正提到出师之事的不过寥寥几句,通篇洋洋洒洒、反反复复,竟不知在说些什么。分明是不加分辨一泻而成的文字,这也能叫做出师表么? 诸葛亮这样想着,唇间浮起浅浅的笑意,重新提起笔,在末尾补上最后一句,而后满意地在封面上落下大大的“出师表”字样。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完 ---此回复由雨水豆豆在2016/3/14 7:16:15编辑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有一年征文比赛,文题玩的是接龙,我传下去的题是,文中需穿插出现前后出师表情节,或许文题乏味,无人应和,一直觉得可惜。 而这一篇,像是上天赏赐给我的一样。萧萧姑娘好像在蜀宫打过一两回照面,这样的文字,能转载到蜀宫,应该对豆豆及原作者说声谢谢。 我真是一个不合格的亮迷,做了十几年亮迷了,却一直疏懒于去阅读他的文字,除了前后出师表及诫子、外甥书这些耳熟能详的书之外,其他的将略政令等一贯觉得深奥乏味,哪里有那些传世名篇一样包含的情感和赤子之心,朗朗上口。 我们一贯说史书工笔埋没了太多历史人物的人性的情感,不断企图用文字和想象来挖掘当事之时他们的所思所想——如何深思,如何慷慨。但这篇文给了我新的启示,当事之时,沧海洪流中容不得一个手握乾坤的人完成电影画面一般的深沉的面孔、多情的眼眸、激昂的话语,正如这文里说的那样,“无谓的怀念让人软弱”。 纳兰的那句词: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样一个人,他说得每一句话,写的每一行字都如此平静,但是每一个字都流传至今,每一个字都高效、简洁。这篇文开篇写谯周带着小孙整理档案,谯老夫子会怀念那样冰冷威严的三言两语,这我相信,但他一直说出师表寻常寻常,这种捻酸一般的口气耐人寻味。故国的贤相,亡国的遗老,这样的场景很巧妙,“回首已是百年身”,谯老夫子破功了。 除了那句“不知所云”。在此之前与在此之后,这些不知所云的话,他从不说。不客气的说,正如文中他自己表达的一样,“实在是没什么指望”,这样的萧条,也许是当事人一种预见性的感悟,他把精力透支在了将略、政令上,而把情感栖息在这篇表文里,如同一个中场休息——如同文题那两个字“小憩”。 可是盖棺定论,琐碎的念白却唯独压过了那么多威严有力的字句,震古烁今。好像是一种不合理的颠覆,然而长眠在定军山的那个人,他应当并不计较了。 终我一生,都不能理解他。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中间好像看漏了一小段,三顾那段诸葛一家人的小片段挺有味道,解读也很独特。 说有元直在,不要说三次三十次都会来看得真是笑喷…… 爪机好累,容明天再细看一遍。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是的呀,叹。这样的评,应该转给作者看一看,不介意的话我去操作一下?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哈哈 随意啦 希望原作常来蜀宫玩耍是最好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亭亭姑娘好久不见,先握个爪,再催个文。 能收获这样的长评,对每个作者来说都是大幸,何况是我这个几乎没有作品的新人。 我一直觉得出师表是一篇充满了矛盾的文章。 诸葛亮集里的文章都很短,也就一百字,只有出师表最长,这是矛盾。 名为出师表,通篇没几句讲正经的出师事宜,甚至根本没有请示的话,直接讲了一堆人事安排,这是矛盾。 诸葛亮其实不怎么提到先帝,也就阐述历史问题的时候(比如弹劾李严、廖立的时候为了证明他们不仅是现行反革命而且是历史反革命)会提到,从来没有像出师表这么丧心病狂刷“先帝”的,这是矛盾。 最后一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较之更常见的“诚惶诚恐昧死以闻”之类的结尾,比如陈情表里面的,显得太实,这也算是个矛盾。 这么多矛盾没办法解释,所以我就觉得,出师表本身,就是个矛盾。 诸葛亮是个冷静到骨子里的人,但是这次他就想冲动一下。 诸葛亮是个讲道理的人,但是这次他就不想讲道理。 诸葛亮是个很忙的人,很不喜欢写长文章的人,但是这次他就想浪费一个晚上,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出来。 诸葛亮平时不怎么提起先帝,也不会怀念过去,但是现在他不想控制自己。 浪费这么多时间,写一篇不像出师表的出师表,把这么久以来想说的话说个痛快,做一些不必做甚至不该做的事,于诸葛亮而言,大概就是累了,于是伏案小憩一场。醒了之后,才有力气继续自己应该做、必须做的那些。 ——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它不是写给皇帝看的,甚至不是写给任何人看的。我们读得懂也好,读不懂也罢,它的作者可能都不在乎。因为这时候,他已经登上战车、扬起羽扇,向着一生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 这其实是我从背会学校里讲的那套主流评价的时候就在酝酿的梗,现在终于把它写出来了,我觉得人生又完满了一些<( ̄︶ ̄)> 以及你get了“三次”和“三十次”的梗!我会招认我写的时候脑补的是那句“莫说三日,就是三十日,也难以造齐”么=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哈哈元直好可爱啊,被这篇文戳中了不明的虐点,背课文的时候确实也是觉得明明是出师表,却实在没说几句出征的话呢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楼主写得真好,顶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打着出师的名字写的是一颗老臣心。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真的感人。。。是出师表,也是回忆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几百字里提起十三次先帝,不是爱又是什么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这篇文写的非常好,让我想起当年学到出师表的时候,我的老师也曾说到这篇古文名为出师表,实际上却字字告诫后主如何做个好皇帝,谆谆教诲如师如父。僭越吗,看起来是的,即使他的确教导太子为他抄书,即使先帝的确让陛下事之如父。但一生谨慎的丞相如此上表,且如楼主所说,一个名为出师表但【不陈述北伐的时机缘由、敌我形势、胜算几何】这等正式的奏章,他用意几何。或许他是累了,在傍晚烛光下想起过去,于是挥笔而就。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喜欢,是有些感动呢。不知道为什么出师表写的比较长,但我们也只能猜了,毕竟离丞相一千多年。谁又能知道当年丞相是怎么想的呢?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每次看出师表,都会感受到丞相对先帝深深的思念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o⊙)… 很难评价的一篇文。。。作者的辛劳还是要点赞的,但借谯周之口点出的所谓出师表的矛盾,个人真的不是很理解。。。 出师表不是要给蜀汉满朝文武的,起码不是主要针对他们的,出师表是主要针对刘禅个人的,是给刘禅个人的,要说的话都是对刘禅的。。。所以,后表里那些所谓啥时机缘由,啥敌我形势,啥胜算几何,这些相对于嘱咐刘禅如何在成都看好家,难道不是后者更切中要害?而提到先帝的理由是一样的,因为这是写给刘禅的东西,提到刘禅他爹不是最正常的了么,还有啥比刘备对刘禅更具有正确指导性? 作者以后表的氛围解释前表的产生,窃以为实在是。。。诸葛亮有必要和蜀汉朝堂反复解释为啥要北伐?还一二三列之无穷?从诸葛亮接手蜀汉他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都是一个---北伐。平南为了北伐,重建联盟为了北伐,包括治蜀练兵讲武统统都是为了北伐,回头会到了临要出师还得舌战群儒似的一一驳斥蜀汉朝堂的所谓反对意见?哪儿来的反对意见到底? 诸葛亮担心有人阻碍北伐么,基本不担心,因为真的基本就没有;诸葛亮担心刘禅反对北伐么,也不担心,刘禅别的本事没有,垂拱还是做得到的,所以诸葛亮担心的是啥,是他走了以后,刘禅留守会不会行止得当而已,在朝群臣会不会尽心辅佐而已。。。而这不正是出师表嘱咐的内容么。。。如果根本没啥阻碍力量,作者所谓的诸葛亮的戾气以及臆想中的对立面到底在哪儿,为啥要去解释北伐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可操作性呢。。。这也是始终认为后表是伪作的原因之一,刘备东征还能揪出个赵云秦宓反对呢,姜维北伐那时满朝上下都反对,诸葛亮时代谁反对,没人反对,称得上众志成城,回头诸葛亮苦口婆心或者言辞犀利也好的反驳反对者,这是哪儿来的时间干些没味儿的事儿啊。。。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我同学说看完出师表觉得诸葛亮像刘禅的妈一样婆婆妈妈的。。。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